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评分: 已有0人评价
单价:¥0.00
作者:(美)凡勃伦 革和,李华夏 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1711793
版次:1 页数: 字数: 开本:开
包装:
购买本商品的顾客还买过
内容简介
随意列举现代生活中某些事例,就可以显示那持神人同形同性论的各种信仰和蛮荒文化及气质之间的系统关系。如此一来,此举也可用来说明信仰的残存及其功效,还有这些信仰所制定的敬祀仪典之盛行和有闲阶级的制度是如何的关联,同时和维系该有闲阶级制度动力的动机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此处无意对从事敬祀仪典的各种举措,或借敬祀仪典表达出来的精神上和知性上的各种特质加以褒贬,现时持各种神人同形同性论信仰的一些日常现象,或可从其对经济理论的意义这个角度来予以探讨。此处所能适宜讨论的,是有关敬祀仪典有形的、外在的各种特征。至于信仰生活在道德上的、乃至虔诚上的价值,不在当前讨论的范围之列。当然,这里也不会触及各种信仰所提倡的教义是否为真理或具美感这类的问题。甚至于这些信仰所蕴含的较为深远的经济意义,在此也不拟论述。这个题目是如此的深奥,又具有如此严肃的意涵,以致很难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前面的章节曾稍为谈及,财力的价值标准对于根据其他与财力利益无关的标准在进行评估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这种关系绝不会是单向的。经济上评估的标准或规范本身,也会反过来受经济外的评估标准所影响。人们对各类事物在经济意义上所做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那些居于主流且更具分量的利益所左右。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的利益,唯有在其有助于这些更高一层、非经济的利益时,才能显现出分量。所以,为了现时的目的,必须采取将各种神人同形同性论信仰的这些现象所具有的经济意涵或经济利益分离出来的思维。要想摆脱较为严肃的观点,并尽可能减少出自经济理论以外更高一层的各种利益所产生的偏差,从而对这些事物有一个经济性的评估,得费点周章。
当讨论热衷竞赛活动的气质时,曾经提到,认为各种物质事物及各种事件都具有某种万物有灵的偏好这种意识,正是那些热衷竞赛活动人士赌博习性的精神基础。从经济角度来看,此种持万物皆有灵的意识,实际上和以不同形式持万物有灵论的信念及持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教义所表现的意识,是有着同样的心理元素的。就以涉及经济理论必须处理的那些可感触到的心理特征来说好了,那种充斥在热衷竞赛活动元素中的赌博精神,借由难以察觉的进展层次,逐渐转化成以敬祀仪典来求满足的心灵架构。于是从经济理论的观点出发,热衷竞赛活动的性格,渐次转变成宗教虔诚者的性格。当赌徒所持的万物皆有灵的意识得到颇为巩固的传统之助时,这种意识就大概会发展为一种对超自然或超物质媒介明确的信念,同时带有某种神人同形同性论的内涵。要是情形果真如此,通常会感觉到,有一种试图以某种公认的亲近及协调方法,来和该超自然媒介打交道的倾向。